要平衡散熱風扇的風量與風壓進行選型,需要綜合考慮設備的散熱需求、系統阻力(即風阻)以及風扇的性能曲線。以下是關鍵步驟和要點:
一、理解風量與風壓的關系
風量(CFM 或 m3/h):單位時間內風扇推動的空氣體積,決定散熱能力。
風壓(Pa):風扇克服阻力的能力,風壓越高,越能將空氣送到更遠或更密集的區域。
> 同一風扇在風量與風壓之間存在反向關系:風量增加時,風壓通常會下降,反之亦然。
二、明確系統需求
1. 評估系統風阻
系統風阻包括濾網、散熱片、風道彎曲、設備密集度等。高風阻環境(如服務器機柜、冷柜)需要高風壓風扇。
2. 計算所需風量
根據設備功耗、允許溫升、散熱系數等計算所需風量。可參考廠商提供的熱設計功耗(TDP)或散熱需求數據。
三、匹配風扇性能曲線
查找風扇的風量-風壓性能曲線圖(PQ曲線)。
將系統的“風阻曲線”與風扇的“PQ曲線”疊加,交點即為工作點,該點應落在風扇的高效區。
選型時應確保在該工作點下,風量≥需求值,風壓≥系統最大風阻×1.2(建議裕量)。
四、風扇類型選擇建議
風扇類型特點適用場景
軸流風扇風量大、風壓低、噪音小風阻低(<50Pa)如機箱、開放空間
離心風扇風壓高、風量中等、噪音稍高風阻高(>50Pa)如高密度機柜、冷柜
五、其他選型建議
優先大尺寸低轉速:在相同風量下,大尺寸風扇在低轉速下運行更安靜、壽命更長。
關注軸承類型:工業場景建議選用雙滾珠軸承,壽命長、耐高溫。
智能調速功能:支持PWM或溫控調速的風扇可根據負載動態調整,兼顧散熱與節能。
避免誤區:不要只看風量高就選型,忽視風壓可能導致“風吹不到位”,散熱失敗。
六、總結選型流程
1. 計算所需風量與系統風阻;
2. 根據風阻等級選擇風扇類型(軸流/離心);
3. 查閱風扇PQ曲線,確認工作點落在高效區;
4. 留出風壓裕量(×1.2),確保風量達標;
5. 綜合考慮噪音、壽命、調速、安裝尺寸等因素。
通過“風量滿足散熱需求,風壓克服系統阻力”的核心原則,結合性能曲線圖和實際應用場景,就能實現風量與風壓的平衡選型。